臺灣水土保持,由農復會開始奠基的1950年代、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1960年山地農牧局年代、由保育利用轉型為水土保持的1990年省府農林廳年代,以及開啟土石流防災及農村再生的2000年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年代。透過每一個快門的瞬間,保存臺灣這片土地的記憶,也為臺灣的水土保持記錄下每一個重要時刻。
土石流的發生經常伴隨著許多災情,這種可怕的災害,如果不要出現該有多好?可惜事情並不像我們想得這麼單純,土石流其實是歷史比人類還要悠久的自然現象,如果只是一味的防堵反而會造成反效果。
持續結合「治山」、「防災」、「保育」及「永續」等四個策略目標,期達成保育水土資源、涵養水源、減免災害、促進土地…
針對大規模崩塌潛勢區持續辦理雨量警戒基準、脆弱度與風險評估、影響範圍劃設等風險檢討,及多尺度監測系統、防救災…
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活化再生,打造「活力、健康、幸福」的希望農村,以指導農村再生總體計畫、農村再生計畫及農村再生…
係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為確保公共工程品質,引進外部監督的機制,藉由民眾之通報協助政府部門及早發現工程相關缺失…
活動時間:2023/07/06 09:00~2023/07/06 16:50
活動地點:苗栗縣三義鄉勝興社區
活動時間:2023-5-1~2023-6-30
未來,在全球氣候條件日趨極端多變的情形下,水土保持與坡地防災領域都將面臨全新的衝擊與挑戰,水保局將不斷以「創新」為根基,致力發展土石流防災智慧新科技,盼達成坡地防減災的具體目標。同時,公私部門、機構及團體相繼投入農村活化發展,並融合青年創意與在地智慧,促使農村再生創新機。未來水保局將持續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資源,且不忘深耕環境教育,為守護臺灣人共同居住的這片大地,努力不停歇。
關注我們的社群媒體,掌握水保局第一手相關話題
#水保名詞🔍 #大規模崩塌 汛期容易發生坡地災害 例如-大規模崩塌
「落雨小幫手APP」讓你掌握雨量即時消息💦
【一次搞懂土石流🟡黃、🔴紅色警戒!】
每年5-11月是臺灣的 #汛期 豪雨來襲,需事先備妥防災背包!
【水土保持月兩大亮點】 1️⃣水保嘉年華✨ 2️⃣大型活動✨